皱鳃鲨目(Chlamydoselachiformes)

现存1科1属1种。体长1.5米左右,最长的雌鱼近两米。6对鳃孔。口近端位。上下颌同形。每牙具三个长尖齿,属支牙型。鼻孔在侧腹面。眼无瞬膜,有喷水孔。一般生活在450-760米的深海中。卵胎生。雄鱼有极发达的鳍脚。春天受精。发育在母体内进行。孵化期一年以上,第二年夏,幼鱼才出生。

数量很少,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。

皱鳃鲨资料[垂杨柳提供]

Frilled shark

出没地点:挪威到南非的大西洋东部,日本到澳大利亚的西太平洋从美国加利福尼亚 到智利南端的东太平洋。

 大小:一般1.5-1.7米,有时超过2米。

形态特征:这种鲨鱼有一个非常容易识别的身体和类似尾部的鳍,身体延长呈鳗形,吻部极短,眼睛没有瞬膜。在这种鲨鱼的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,鳃间隔延 长而褶皱,且相互覆盖,所以命名为皱鳃鲨. 最前面的一条鳃裂延伸到喉咙的下方,在鳃的边缘还有类似的皮肤的细长片。背鳍只有一个,位于臀鳍后上方,小于胸鳍。尾鳍宽长,末端较尖。

生活方式:它们栖息于较深海中,常在120-1280米处,较为罕见,卵胎生,每产8——12仔。幼鲨出生时为39厘米。

 

 
 
本站采用拉斯1971系统

版权所有